欢迎光临乐竞平台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站内搜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 EnglishVersion
    • About
    • Admission
    • Faculty
通知公告
  • 公告>
  • 通知>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Editor:于抒含    Source:    Date:2019-12-03

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和《湖南师范大学一流本科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19年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课程须为纳入我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至少完整开设过两个学期的课程,包括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每人每年限报一门及一类课程。已作为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申报工作。

(三)申报课程须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1.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4.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5.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6.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二、组织实施

1.各学院须充分认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大讨论,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2. 各学院须高度重视,充分发动,精心组织,严格把关。要按照《“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附件3)的有关要求,开展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申报推荐工作。评价遴选程序要保证规范、科学,要明确各类课程的推荐顺序,确保课程质量。

3.材料报送:课程负责人填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1),严格按照申报书填报说明填写并提供相关附件材料,一式两份(9-12栏目暂不填写)。学院填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2,同一推荐类别课程申报推荐数量超过1项,请排序),由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一式一份。申报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提交,请各学院于12月13日前将上述材料提交至教务处209办公室(视频材料以光盘形式提交),相应电子材料请发送至jyk211@126.com,逾期不收。

联系人:教务处教学教材研究科 毛影黛,联系电话:88872218。


     附件1.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docx

附件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2019年).docx

附件3.“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docx



 教务处

                                  2019年11月25日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版权所有:乐竞平台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ky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华体会hth | 开云登陆入口 | 华体平台 | 开云网页版 | 九州体育 | 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 | 华亿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