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乐竞平台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站内搜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 EnglishVersion
    • About
    • Admission
    • Faculty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教科院向燕辉副教授国家社科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Editor:于抒含    Source:    Date:2020-12-0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而不去做。看似简单朴素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社会良好文明道德风尚的形成,在于民众都“学德”和“行德”,而“学德”与“行德”的问题直接与个体对道德善行为的敏感性具有密切关系。如走在街道上,发现一个矿泉水瓶意外落在了垃圾箱旁边,捡?不捡?有些人看到此情境后,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来驱使他去捡,而有些人却没有这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驱使他做这个举动。这就是道德善的敏感性问题。如果社会上每个个体对“小善”之事都有道德上的“敏感”,就会形成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提高民众对“善”的行为的敏感性,在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基于此,在国家一般社科项目的资助下,向燕辉副教授及其团队采用抽样大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道德敏感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独具本土化特色的测量工具,且揭示了早期不利环境影响道德敏感性的内在机制。第一篇文章,利用CGSS数据中21054个18-95岁的抽样大数据和1951名小,初,高中生,系统建构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道德敏感性测量工具。该研究发表在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刊物《Current Psychology》上,向燕辉副教授为通讯作者,专业硕士生张文睿为第一作者,该杂志属于SSCI二区收录刊物,2019年影响因子为2.051。该研究基于道德化水平模型(the levels of the moralization model),提出了一种衡量中国个体道德敏感性的全新方法。该量表发现中国人道德敏感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对他人的道德化(the moralization for others, MFO),这可能更有效地激起个人的道德厌恶,第二个维度是道德化的公开表达(the public expression of moralization, PEM),更有可能激发个体的道德愤怒。在研究1和研究2中,分别以CGSS数据中21054个18-95岁的抽样大数据和1951名小,初,高中生为样本,证明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和不变性。该文章为将来中国社会中个体道德敏感性的研究提供了优秀、便捷的测量工具,也为课题组接下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第二篇文章,向燕辉副教授为第一作者, 2017级本科生曹银涛为并列第一作者,通过383个非临床中国大学生样本首次探讨了早期家庭受虐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知名的心理学刊物《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该杂志属于SSCI二区收录刊物,2019年影响因子为2.311。该研究基于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旨在揭示早期受虐如何影响道德敏感性,以及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早期受虐是道德敏感性低的重要不利因素,而社会支持的知觉能有效地缓解这种早期不利因素对道德敏感性的负性影响。并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重要他人的支持(Significant others’ support)相比于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缓冲作用更大。该研究为减轻和消除早期受虐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的干预方法。通过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感,可以弱化早期受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幸福。

道德,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良好心态培养的重大需求,探明个体对道德问题的感知机制、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道德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帮助个体提升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行为,也能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向燕辉副教授长期从事道德、情感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一般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省哲学社科项目、省社科评委等7个项目。




参考文献:

Wenrui Zhang, & Yanhui Xiang. (2020).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of the Moral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in the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Current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0-01246-6.

Yanhui Xiang, Yintao Cao, & Xia Dong. (2020).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moral sensitivity: 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schema the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0.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0.109924.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版权所有:乐竞平台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ky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华体会hth | 开云登陆入口 | 华体平台 | 开云网页版 | 九州体育 | 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 | 华亿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