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乐竞平台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站内搜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 EnglishVersion
    • About
    • Admission
    • Faculty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心理学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心理学系 >> 正文

颜志强

Editor:湖南师大教科院    Source:    Date:2022-02-23


颜志强

副教授 心理学学硕、应用心理专硕和学前教育专硕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共情、执行功能、道德判断等)

电子邮箱:yanzhiqiangpsy@hunnu.edu.cn

微信公众号:PsychYan

YanLab主页:https://yanlabhunnu.github.io/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乐竞平台


基本信息

中共党员,心理学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第一书记。1992年生于湖南岳阳。201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起就职于乐竞平台心理学系,特聘副教授,2023年12月正式评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1 儿童社会认知。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主要考察学前期儿童的共情能力和道德判断。综合利用各种文献学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追踪最新研究方向、主题(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边界问题(元分析方法),以实验的方法(触屏、眼动追踪等)考察(Python编程、Matlab编程,SPSS,R语言等)。

2 儿童一般认知。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主要考察学前期儿童的执行功能。通过关注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从而揭示学前期儿童执行功能及其子成分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灵活转换之间的关系,并未今后的发展教育和特殊儿童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3 青少年心理健康。从个体社会认知和一般认知的关系出发,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机制。目前,主要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抑郁和焦虑问题。


个人简历

2019年至2023,乐竞平台 特聘副教授

2024年至今,乐竞平台 副教授


主要任教课程

本科生:《专业英语》

硕士生:《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发展心理学方法与前沿专题研究》


研究课题

(1)教师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21FYB070,关注儿童共情:情境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的影响,2021/10-2022/08,20万元,已结项,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YJC190031,差序格局下中国青少年对公平共情道德价值的认识研究,2023/10- 2026/12,8万元,在研,主持

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2JJ40270,社会行动者类型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共情和执行功能的共同作用,2022/06-2025/06,5万元,在研,主持

4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青年项目,XJK23QXL001,共情妨碍个体的创造力表现?情绪、动机和认知加工的三重路径假设,1万元,在研,主持

5、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JJ193771,青少年共情与抑郁关系的双路径假设:内疚倾向和心理弹性的影响,2020/01-2022/12,4万元,已结项,主持

6、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3B0043,幼儿园女教师共情影响情绪劳动的路径及干预研究,2023/11-2026/12,2万元,在研,主持

7、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科研启动项目,2020092412,学前期儿童亲社会行为表达的社会认知和一般认知基础及干预研究,2020/09-2023/12,10万元,已结项,主持

(2)学生课题

1、2020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01,产品类型对折衷产品缺货下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陈姿亦),1.3万元,已结项,指导

2、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9,人际关系差序性对公平共情道德价值的影响(陈梓轩),0.6万元,已结项,指导

3、202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264,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印象评价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陈佳怡),1.3万元,在研,指导

4、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72,东西方音乐调式和节奏的偏好与共情的关系(唐甜甜),1.3万元,在研,指导


研究成果

(1)出版专著

颜志强. (2023). 儿童共情:特点、归因与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英文论文

Zhou, K., Lan, L., & Yan, Z. (2023). Human's moral judgements towards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4), 343-357. doi:10.1111/bjdp.12460

Ding, D., Tan, X., Sun, L., Zeng, X., & Yan, Z. (2023). Does empathy lead to depression? A three-wave random intercept 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in emerging adults. Current Psychology. doi:10.1007/s12144-023-05224-6

Yan, Z., Zhu, X., Zhou, K., Deng, Q., & Zeng, X. (2022). The mediating role of affective empath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emerging adult.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29(4), 279-286.

Yan, Z., Zeng, X., Su, J., & Zhang, X. (2021). The dark side of empathy: Meta-analysis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depression. Psych Journal, 10(5), 794-804.

Zeng, X., Yang, L., Zhu, X., Zhou, K., Zhang, J., & Yan, Z. (2021). Preschoolers’ executive function boots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One-year 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1(14), 2204-2216.

Yan, Z., Pei, M., & Su, Y. (2021). Executive functions moderate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cues on children’s empathy for pain: an eye tracking stud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1(14), 2204-2216

Yan, Z., Hong, S., Liu, F., & Su, Y. (2020).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Psych Journal, 9(1), 34-43.

Yan, Z., Pei, M., & Su, Y. (2018). Physical cues influence children’s empathy for pai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lloc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2378.

Yan Z, Pei M and Su Y. (2017). Children’s empathy and their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facial pain expression: An eye tracking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2284

(3)中文论文

颜志强, 周可, 曾晓, 徐惠, 朱晓倩, 张娟. (2023). 学前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认知共情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6, 788-797.

颜志强, 朱晓倩, 周可, 龚美芝, 邓晴. (2022). 共情和素食倾向的关系:动物拟人化的中介和女性化特质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0(4), 826-829+836.

颜志强, 曾晓, 祝寿, 陈露. (2022). 青少年情绪共情和抑郁的关系: 羞耻倾向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0(1), 77-80.

颜志强, 周可, 刘思航. (2022). 共情越强同伴关系越好?来自三水平元分析的证据.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11), 673-685.

陈姿亦, 周刘娟, 周飞艳, 陈园园, 郑嘉玲, 颜志强. (2021). 选择高价高质还是低价低质产品?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调节折衷产品缺货情境下的消费者选择 心理技术与应用, 9(10), 577-585.

刘思航, 杨莉君, 邓晴, 颜志强. (2021). 共情促进早期积极同伴关系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37(10), 69-75.

朱晓倩, 王一伊, 苏彦捷, 曾晓, 颜志强. (2021). 儿童共情研究及其测量工具:回顾与展望. 心理技术与应用, 9(10), 619-628.

佘丽, 颜志强, 胡娇, 黄珊. (2021).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服务品质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35(03), 77-85.

颜志强, 苏彦捷. (2021). 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发展差异:元分析初探.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1), 1-9.

颜志强, 李珊. (2021). 共情和抑郁的关系: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9(03), 424-430.

颜志强, 刘月, 裴萌, 苏彦捷. (2019). 儿童共情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

用, 7(9), 514-522.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2018). 从人类共情走向智能体共情. 心理科学, 42(2), 299-306

颜志强, 王笑楠, 苏彦捷. (2019). 心理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展望: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

心理学探新, 39(4), 291-299.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2018). 共情与同情:词源、概念和测量.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4),

433-440.

颜志强, 苏彦捷.(2018). 共情的性别差异: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2), 129-

136.

颜志强, 苏彦捷.(2017). 共情主题研究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 心理科学. 40(3), 699-707.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2017). 共情的时代变迁:一项横断历史元分析. 心理技术与应

用, 5(10), 578-585. (人大转载《心理学》 , 2018, 02)

颜志强, 王福兴, 苏彦捷. (2016). 疼痛面孔注意加工中共情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心理科学, 39(3), 573-579.

王福兴, 李文静, 颜志强, 段朝辉, 李卉. (2015). 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的注意觉察:来

自眼动证据. 心理学报, 47(6), 774-786.

段朝辉, 颜志强, 王福兴, 周宗奎. (2013). 动画呈现速度对多媒体学习效果影响的眼

动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01), 46-53.

郑俊, 赵欢欢, 颜志强, 王福兴, 马征, 张红萍. (2012). 多媒体视频学习中的教师

角色. 心理研究, 5(5), 85-90.


招生要求

(1)本科生招生。

1、有志于攻读TOP高校或海外知名高校硕士或博士学位,今后从事科研类工作。

2、能够每周参加学术讨论会,并且在本人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3、每周阅读中英文文献,定期进行文献和实验设计汇报。

(2)研究生招生。

1、有志于攻读TOP高校或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今后从事科研类工作。

2、理科专业或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

3、建议本科毕业论文能够让我参与联合指导。


欢迎对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提前联系我,联系优先选择邮箱,随附简历。

邮箱:yanzhiqiangpsy@hunnu.edu.cn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学位委员会
    • 院学术委员会
    •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分委员会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教育技术系
    • 特殊教育系
    • 小学教育专业
    • 联系电话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概况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其他专技人员
    • 管理人员
    • 兼职教师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教育博士培养
    • 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学科结构
    • “双一流”学科建设
    • 研究机构
  • 学术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获奖
    • 学术动态
  • 党群人事
    • 党务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
    • 安全保卫
  • 自考培训
    • 自学考试
    • 教师教育培训
    • 职业资格培训
  • 资源建设
    • 图书资料室
    • 重点实验室
    • 示范实验室
  • 学工在线
    • 成长辅导
    • 心灵之约
    • 教苑文学
    • 学生活动
版权所有:乐竞平台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ky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华体会hth | 开云登陆入口 | 华体平台 | 开云网页版 | 九州体育 | 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 | 华亿体育 |